|
作為扎根高郵本土的地方法人銀行,近年來,高郵農商銀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導向,深耕綠色金融領域,積極賦能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達5.16億元,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地方銀行助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責任答卷。
建強組織管理體系
筑牢綠色金融“壓艙石”
高郵農商銀行從頂層設計入手,以“優化信貸結構、嚴控環境風險”為核心,構建全流程、差異化的綠色金融管理體系。
在信貸結構調整上,該行堅決嚴控“兩高一剩”行業貸款規模,對存在重大環境與社會風險的客戶實行“名單制管理”,動態跟蹤風險變化,確保信貸資源向綠色環保、生態友好型項目傾斜。同時,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產業服務全領域,重點支持綠色農業、綠色鄉村建設、節能減排改造、清潔能源開發等領域,持續加大對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企業從“高耗能”向“低排放”升級。
在風險管控上,該行嚴格落實環保合規“一票否決制”,堅持“分類施策、有保有壓”原則:對環保排放達標、符合綠色發展導向的企業,在信貸額度、審批效率上給予優先保障;對環保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且整改無望的落后企業與項目,實行“零容忍”態度,堅決制定退出計劃,逐步壓縮授信規模,從源頭上阻斷風險向生態領域傳導,推動信貸結構與綠色發展需求深度適配。
此外,該行還聚焦綠色信貸長效管理機制建設,制定契合綠色信貸業務特點的信用評級標準、信貸審批流程與風險控制細則,完善綠色信貸利率定價、內部信用評價、業務審批及激勵約束機制。將客戶及其項目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狀況,全面嵌入“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管理”全流程,通過常態化機制優化,確保綠色金融業務規范、有序推進。
聚焦重點領域投放
打造綠色發展“動力源”
圍繞高郵區域綠色發展規劃,高郵農商銀行精準錨定綠色信貸投放方向,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資源傾斜力度,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
該行將綠色信貸投放納入年度經營核心目標,每年根據信貸計劃單列綠色信貸專項支持額度,明確要求綠色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確保金融資源優先流向綠色產業。在具體領域上,重點聚焦綠色農業、綠色制造、減污降碳、清潔能源等關鍵領域,實現綠色產業服務全覆蓋。
為提升重點領域服務精準度,該行著力加強政策研究與專業服務能力建設:一方面,及時解讀國家及地方綠色低碳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工具與財政補貼政策,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融資規劃”的一體化服務;另一方面,在資源配置、審批權限、考核激勵等方面給予綠色業務政策傾斜,逐步形成“專項規模保障、專職團隊服務、專屬產品支撐、專業流程審批、專門風控護航、專有考核激勵”的“六專”運營模式,讓綠色信貸服務更高效、更專業,切實滿足不同綠色領域的融資需求。
創新綠色信貸產品
破解企業融資“梗阻點”
針對綠色產業“周期長、擔保難、融資貴”的痛點,高郵農商銀行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聚焦客戶實際需求,從利率、期限、擔保方式等維度發力,推動綠色信貸產品創新,為綠色企業紓困解難。
在產品設計上,該行堅持“因地制宜、精準適配”原則:針對“三農”與小微企業綠色發展需求,通過下調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簡化申請流程等措施,開發適配的綠色信貸產品,有效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還款壓力大的問題;針對綠色項目擔保不足的難題,積極聯動保險機構、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構建銀保擔合作增信模式,為企業提供多維度風險緩釋支持,降低融資門檻。
同時,高郵農商銀行還積極探索生態資源價值轉化路徑,穩妥開展基于排污權、碳排放權、收費權、項目收益權、林權等環境權益的抵質押融資業務,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可抵押、可融資”的金融資產,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企業融資的“硬支撐”,助力綠色產業加快發展步伐。
原標題:高郵農商銀行:寫好綠色金融文章 繪就美麗生態畫卷
文章來源:http://jsjjb.xhby.net/pc/layout/202510/23/node_A02.html#content_1495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