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厚達145頁的年度報告,包含著華為這家科技領軍企業怎樣的格局與籌謀?以戰略思維看華為2022年年報,可以看到華為在技術投入的機遇期,放下業績的架子,下大力氣投向未來。
發展數字經濟已是全球確定性趨勢。華為2022年年報顯示,數字經濟預計2027年將為華為帶來萬億美元的可參與空間。面對未來數字時代將要建立的新數字架構,華為正在建設的是5.5G、基礎軟件這樣的技術主干道,與追求眼前業績相比更具前瞻性。華為在年報中表示,20年來,華為持續圍繞ICT標準開展創新,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5G、WIFI、音視頻編解碼等高價值技術和相關專利包,同時也在預研6G、WIFI7和AI Video Coding等下一代標準技術,以及預研如星閃短距通訊技術、UWA超高清視頻技術等新標準技術。通過長期投入與研究以及與全球業界廣泛的合作,華為期待技術突破,驅動新一代的應用誕生,把移動通信產業再一次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為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在技術儲能的同時,華為也在持續進行人才儲能。“天才少年”、頂尖科學家的集聚使華為得以構建世界級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聯合全球頂尖人才,共同應對時代的挑戰。2022年,黃大年茶思屋科技網站正式啟用,吸引學術圈認證用戶超過12萬,推薦學術熱點和學術論文7000多篇,發布全球學術活動超過2200多場,難題挑戰285個。《華為研究》2022年6月起每季度對外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發布3期,包含學術論文共計39篇,以及來自170多位華為科學家及外部學者的研究成果。
華為技術儲能與人才儲能帶來的直觀變化是,供應鏈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減弱,國產替代的步伐走得更深,華為在基礎軟件上的突圍已經顯現成效。3月19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難題揭榜”火花獎專家座談會上提到,華為用自己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統MetaERP軟件。MetaERP是華為內部業務資源管理軟件,經歷了華為全球各部門的應用實戰、公司總賬使用年度結算的考驗。曾經誓言“打造從沙子、礦石到產品的領先產品研發工具,徹底擺脫對西方產品開發工具的依賴”的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則在此次年報發布會上表示,如今華為在國產替代方面的研發告一段落,接下去的研發重點可以聚焦在提升產品競爭力上。
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下技術的爆發期,大量前沿技術、頂尖人才鏈條式的集聚,讓華為的輻射賦能能力成倍增長,加快推進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開創增長機會。不僅如此,華為還先后成立了煤礦、公路水運口岸、政務一網通、電力數字化、數字金融、機場與軌道等十余個軍團,通過軍團作戰的形式、縮短管理鏈條的方式以實現資源的快速整合。如今,軍團作戰的成效正在顯現:定義為“依托端、管、云協同的ICT基礎設施技術優勢,構建共生共創共享的數字生態,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業務,已然是華為三大業務中增長最快也最穩定的一項,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133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0%。
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方能結出百倍的果實。這就是華為應對挑戰、扛住壓力的生存發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