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有人向你推銷“量子”產品,那么不管是何產品,都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是典型的虛假營銷。但如果某產品介紹中提到“應用納米技術”或者“使用納米材料”,是真是假,就得打個問號了。
納米技術是用單個原子、分子制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研究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許多物質在納米尺度范圍會出現特殊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特性或功能。與“量子”概念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不同,納米技術已走進日常生活。但這并不是說,市場上各種打著“納米”旗號的產品就不是智商稅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目前,納米材料在電子產品、家用電器、醫藥、紡織品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不過,很多應用了納米材料的產品并不以此為賣點,倒是不少跟納米技術無關的產品喜歡吹得天花亂墜。
拿水杯來說,有品牌聲稱,其中的“納米材料”可以將普通水活化為小分子團活性水,有益健康長壽。事實上,水分子團并不穩定,其大小本來就是動態變化的,納米材料并沒有這樣的“活化”功能。再說枕頭,有品牌宣傳其產品中的“納米材料”能調節生物波,對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輔助治療功效。納米材料確實早已應用于醫藥行業,但目前從未被當作藥物來治病。
所謂的“納米”產品,除了水杯和枕頭外,還有很多種類。這些產品的生產商家“掛羊頭賣狗肉”,借科學概念,行偽科學之實,通過虛假宣傳甚至詐騙來攫取暴利。這些偽劣產品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權益,還消解科學的權威,挑戰法律的尊嚴。對此,監管部門應重拳出擊,堅決予以鏟除。
當然,市面上的確有不少日常用品使用了納米材料,并發揮了相應功效。比如,涂有納米涂層的不粘鍋、加入了納米材料的防污襯衣,以及普遍應用了納米材料的化妝品等,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并且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納米材料將會進入越來越多領域,這是可以肯定的。
市場是復雜的,有良幣就會有劣幣。聲稱使用了納米材料的產品,不見得真使用了;真用了納米材料的產品,也不一定就比沒使用的產品更好。產品的好壞,關鍵還是取決于品質。納米只是一項技術,不必神話,也不應妖魔化。對消費者來說,要防止交“智商稅”,除了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外,擁有理性的消費觀念,可能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