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蘇農商行秋季校園招聘面試熱點:網絡眾籌
【熱點背景】
近日,某互聯網籌款平臺在超過40座城市派駐地推人員進入醫院地毯式"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隱瞞求助者財產、隨意填寫金額、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末位淘汰等種種亂象引發了社會關注。對此,其連發兩條聲明,承認線下人員違反服務規范,已全面暫停線下服務。
近年來,互聯網籌款平臺的出現,為廣大因病返貧的患者獲得慈善籌款提供了便利渠道。與傳統方式相比,互聯網籌款平臺具有及時、方便、免費等特點,也為公益慈善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成本。但不可否認,個別互聯網籌款平臺確實存在不規范的地方。互聯網籌款平臺不斷引發公眾質疑。如何合法合規募集愛心善款,成為互聯網籌款平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模擬試題】
互聯網籌款平臺的出現,為廣大因病返貧的患者獲得慈善籌款提供了便利渠道。但互聯網籌款平臺不斷引發公眾質疑,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1.表明觀點
"網絡眾籌"是一個新事物,善加利用,確實有"及時救人于危難"和"有效成全公眾善念"的積極功效。對出現的問題,既要嚴肅整治,也不宜一棍子打死。
2.消極影響
(1)挫傷群眾參與公益事業的積極性。接二連三不合規眾籌事件的曝光,會導致群眾積極性減低,公益認可度減少。
(2)影響社會風氣。眾籌治病本是集眾人之力,為病患帶來幫助和希望,當前平臺為了個人私利,謊報信息進行發布,阻礙和諧社會的建設。
(3)損害政府公信力。作為社會關注度高的公益事業,涉及醫療治病等方面,一旦出現問題,暴露出的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的缺失,影響群眾對政府的認可。
3.分析原因
(1)群眾鑒別意識低。眾籌打著公益的幌子,導致群眾不加鑒別就輕信網絡、朋友圈等轉發的求助信息。
(2)網絡眾籌平臺管理混亂,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只關注自身利益。
(3)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由于互聯網眾籌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相關立法尚未跟進完善,導致存在法律盲區,讓不法之徒鉆空子。
(4)政府責任意識不足,對于互聯網眾籌行業出現的問題缺乏及時監管,導致愈發混亂。
4.提出對策
(1)群眾提高鑒別意識。群眾在面對網絡求助時,需對信息進行甄別核實,不要盲目捐款,助長不良風氣。
(2)互聯網籌款平臺作為信息發布方,依法負有審核義務,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3)完善網絡眾籌領域法律法規,有法可依,從嚴治理。建立信息溝通共享機制、信用信息披露機制和違法違規行為協查機制,強化協同監管。
(4)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對互聯網籌款平臺的市場準入、業務范圍、宣傳推廣、操作規范、退出機制等進一步細化,促進互聯網籌款平臺和整個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