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緬北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中國科學院博士被騙到緬甸一年,每天被強迫工作18小時”“日薪1000元!大學生境外求職,竟身陷緬北”……境外電詐分子極為猖獗,嚴重威脅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公安部持續加大對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堅持抓金主、鏟窩點、打平臺、斷資金,重點緝捕電詐犯罪集團頭目和骨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在嚴打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公安部共組織發起集群戰役150次,抓獲犯罪嫌疑人1.7萬名,目前已有2317名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獲并移交我方,形成了有力震懾,擠壓了境外詐騙活動的空間。10月12日,公安機關又公開通緝了兩名緬北電詐頭目。如此高壓態勢下,近期,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電信網絡詐騙是傳統騙術的滋生蔓延。有的詐騙集團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還有的緊跟社會熱點,隨時變化詐騙手法和“話術”;等等。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有關部門重拳出擊且效果顯著,但反詐不能全靠一方努力。我們每個人都應意識到,面對這樣那樣的暴富神話,要記著對自己說聲“醒醒”。只有全社會共同發力,才能讓治理效果最大化。
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才能不斷推進。打擊治理電信詐騙,就是讓人們在更加安全地享受網絡紅利的同時,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期望在衣食住行、網絡安全、公平正義等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更有保障。比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的民生領域“鐵拳”行動、中央網信辦不久前部署開展的“清朗·生活服務類平臺信息內容整治”專項行動等,一項項高效率整治行動、一個個高質量服務舉措,讓百姓的生活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重拳打擊電詐也好,全面開展放心消費行動也罷,不斷織密“安全網”、持續擰緊“安全閥”,鞏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既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也為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增添信心。
原標題:織密電信反詐安全網
文章來源:http://www.ce.cn/cysc/tech/gd2012/202311/07/t20231107_3878101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