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農商行面試模擬題:保質保量才能做好消費扶貧
【熱點背景】
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的產品,幫助當地增收脫貧。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1%的受訪者進行過消費扶貧,84.1%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有機會,愿意更多地參與消費扶貧。參與消費扶貧,75.5%受訪者最看重產品質量。(9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消費扶貧是這些年廣泛開展的扶貧行動。這種扶貧方式,比直接捐錢損物更易讓貧困人口接受,也更易動員人們參與。可以說,消費扶貧既滿足了公眾的消費需求,又獻了愛心,還能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更好地發展生產。
對于消費扶貧,超七成受訪者最看重產品質量,這是不難想見的。消費扶貧是建立在消費基礎上的扶貧,不能脫離消費狀況談扶貧成效。扶貧者首先是消費者,其次才是扶貧者,他們消費得好,對所消費的貧困地區產品與服務滿意,才愿意繼續通過消費來扶貧,才可能實現“真扶貧、扶真貧”,被扶貧的地區與人口才可能得到實惠,從而實現雙贏。
將消費扶貧進行下去,除了要有消費者的情懷,還要靠貧困地區產品與服務的品質與特色。貧困地區面向消費扶貧機關單位、群團組織等生產的農副產品、生活用品以及提供的服務,要確保質量,品質能保證,渠道可追溯,價格也要實惠穩定。面向城里人開展的旅游扶貧,也是一種消費扶貧,也要名實相符。否則,即便通過行政強推進行消費扶貧,扶貧者也只會覺得是消費負擔,難以長久。
然而近年來,一些貧困地區的產品在消費扶貧“包干”下,銷路不愁,利潤可觀,就不思改善產品質量,個別地方還以次充好,甚至出現假冒偽劣;而在旅游扶貧中,也有欺詐消費、綁架消費等宰客現象。讓消費扶貧單位、愛心人士頗有怨言,甚至稱之為消“廢”扶貧、強制扶貧,從此不愿再如此“消費”。七成多受訪者最看重消費扶貧的產品質量,就是對此的有力警示。
總之,消費扶貧本質是一種“你賣我買”的商品交換,買賣雙贏的消費扶貧,才會形成良性循環,從而行穩致遠,增強扶貧質量和效率。若質量無法保證,價格也不親民,參與消費扶貧者或許會認為,自己的愛心被浪費。對此,實施消費扶貧的貧困地區必須警惕。
【模擬試題】
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的產品,幫助當地增收脫貧,通過買賣的形式實現互利雙贏,對于這種扶貧模式,你有什么看法?
【題目解析】
一、 分析消費扶貧積極意義
二、 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
三、 談落實
參考要點:
一、分析消費扶貧積極意義
1、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變輸血為造血,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更好地發展生產。
2、帶動貧困山區經濟發展,改善群眾滿意度。
3、既鞏固了扶貧效果,也做好了鄉村振興的銜接。
4、通過消費者購買的方式,讓全社會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
二、問題
產品質量難保障,個別地方還以次充好,甚至出現假冒偽劣;而在旅游扶貧中,也有欺詐消費、綁架消費等宰客現象。
三、對策
1、買賣產品應該始終以質量為根本,所以應該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對農產品加強出廠監控,做好售后服務。
2、政府應該暢通監督舉報途徑,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消費扶貧的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