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農商銀行:“四個強化”打造綠色信貸模式
今年以來,泗洪農商銀行緊緊圍繞江蘇省及所在縣“兩減六治三提升”環保行動要求,強化銀政合作,優化信貸流程,創新信貸產品,著力打造綠色信貸模式,助推綠色發展。
強化機制建設,夯實綠色信貸發展基礎。該行出臺了《綠色信貸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了“綠色信貸”的組織管理、流程管理、內控管理、信息披露、監督檢查等操作流程。同時將信貸結構調整和綠色信貸有機融合,對存在重大環境隱患和社會風險的客戶實行名單制管理,將客戶的環境和社會風險作為其評級、信貸準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據,并在貸款“三查”、貸款定價等方面采取差別化的風險管理措施。截至2017年7月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12.31億元,有力地支持地方綠色產業經濟發展。
強化重點支持,全力聚焦綠色產業發展。該行緊緊圍繞地方生態農業發展要求,以陽光信貸為抓手,做牢做實信貸基礎工作,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鄉鎮開展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走訪建檔、授信和信貸支持專項活動,共走訪客戶480戶,建檔并預授信364戶,授信金額4271萬元。同時通過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林權等抵押貸款業務,進一步加大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放,積極支持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土特產品的種植、養殖。截至2017年7月末,該行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1.50億元,發放各類環保信用評價等級企業貸款9戶,余額1.3億元。
強化產品創新,推動綠色信貸服務升級。該行根據地方綠色產業市場發展的需要,結合客戶經營狀況、融資需求,通過利率優惠、延長貸款期限、優化擔保方式等措施,先后創新推出了“兩權抵押”貸款、“農機貸”、“光易貸”等綠色信貸產品。同時為了有效滿足科技創新型和節能環保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先后開發了林權質押、股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產品,打破了傳統的融資擔保方式。
強化銀政合作,建設綠色信貸長效機制。該行結合環保部門下發的環保企業名單并參照縣農工辦統計的家庭農場和土地承包大戶明細,實行名單制管理,落實到包片客戶經理,逐戶上門走訪,了解和掌握經營主體的基本信息和金融需求。同時該行與擔保公司簽訂《家庭農場貸款合作協議》和《水產養殖貸款合作協議》,與農機經銷商簽訂《“農機貸”貸款合作協議書》加強業務合作,緩釋業務風險,放大綠色信貸的規模,多渠道解決轄區內環保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貸款需求,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