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智慧城市”構造金融互聯網生態新模式
2017年4月,銅山農商銀行以“e行無憂”為依托的徐州市智慧型普惠金融生態圈正式啟動,經過近4個月的發展,“e行無憂”平臺注冊用戶已超過30萬,入駐商戶近2000戶,平均日均點擊量15萬次,沉淀用戶資金1400萬元,成功摸索出了一條符合現代農村金融需求、發揮農商銀行特色優勢、充分發揮普惠金融的創新之路。
定位清晰 打造普惠金融特色平臺
“e行無憂”平臺建設之初,該行就融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和技術經驗同業界深入交流,積極探索平臺建設需求導向和運營模式,最終確立了“以普惠金融建設為基礎,向智慧城市發展為支撐”的建設路線。“e行無憂”平臺在建設初期并不追求“大而全”和“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快速高效的敏捷開發模式,以公共服務這一排他性金融服務資源為突破口,打造智能公交、智慧醫療、生活繳費等功能,結合流程場景、個性化需求分多個迭代周期進行系統建設,不斷完善、不斷提升。
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在平臺原本已具備的完整的購物、支付、清算等基本配套功能基礎上,該行對業務范圍和服務內容還進行了延伸拓展,搭建“貸生活”、“愛生活”、“惠生活”等板塊,陸續上線生活服務場景功能,豐富在線充值、影票門票購買等服務,為客戶提供本地O2O商圈服務及優惠信息,積極向省聯社申報“e行無憂”收銀臺,進軍二維碼收單市場,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移動支付體驗,收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不忘初心 探路線上三農服務
該行發揮“e行無憂”平臺資源整合優勢,通過推廣特色產品、挖掘特色產業、實施農業眾籌等多種方式,切實為農戶銷售農產品、生產性融資等提供便利,實現精準助力,同時也為農合機構與“政企農”合作,發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例如,今年3月,因市場環境變化,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1萬余畝藕田300萬斤優質白蓮藕滯銷,否則將影響新的播種季,造成資源浪費,嚴重影響藕農收入。該行利用平臺的“農業在線”商城,幫助藕農找銷路,發動全體員工和社會各界朋友進行購買,同時以10斤1元價格銷售10萬斤,差價補貼藕農的同時,銷售收入全部作為公益基金回饋社會。通過以上措施,成功地打開了房村潛水白蓮藕這一公益品牌,該行配套引入一些深加工項目,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把銅山區白蓮藕產業做大做強。
移動金融 開拓無處不在服務模式
該行“e行無憂”不斷完善金融服務板塊,全面打造新型“大生活+大支付”互聯網金融生態模式。設立“貸生活”和金融超市兩大板塊,創新推出無憂經營貸、無憂精英貸、無憂富商寶等16款產品,e行無憂“貸生活”板塊日均點擊達2000余次,發放貸款119戶2219.8萬元。
為打造完善的移動生活服務場景,更好地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讓商家和用戶等參與方都釋放無限活力,目前該行在借助省聯社手機銀行支付基礎上,正創新推出二維碼支付品牌——“e行無憂收銀臺”,加速打造“場景+金融”服務模式。“e行無憂收銀臺”將充分發揮該行快捷支付優勢,憑借“手續費超優惠、到賬快、支付渠道多”等功能優勢,打造一站式移動支付體驗,滿足各類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零星化、碎片化、線上化的支付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