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農商銀行以提質增效目標為導向,以任務分解落實為抓手,以專項競賽提升為載體,通過加強場景建設、提升客戶黏度等舉措,推進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助力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強化激勵督導,大力推動產品營銷。該行細化任務分解。將電子銀行指標分為年度目標、季度目標、月度目標,序時推進。加大電子銀行業務投入,提升電子銀行業務績效占比。全年電子銀行切塊績效為去年的3.3倍。通過開展電子銀行績效、活動方案宣講,認真解讀考核規則、指導營銷方向,切實提高營銷效率及動力。同時,按月出臺相關提示,定期通報各項業務實績,讓全員知曉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狀況,對業績落后的及時進行督導,幫助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
強化聯動營銷,致力做實基礎客群。該行結合收單“提質增效”走訪活動,對轄內正常經營的個體工商戶、企業開展實地走訪,積極拓展收單、手機銀行、貸記卡等業務,充分發揮員工人熟地熟優勢,提升電子銀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配套增加“廳堂聯動營銷率”“信貸客戶聯動營銷率”兩項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直接與客戶經理、運營主管、支行負責人績效掛鉤。通過堅持目標導向,有效提高全員營銷的參與度與積極性,發揮柜面宣傳和廳堂宣傳的內外聯動作用,著力加強主觀能動性,改變以往被動營銷的形式,推進廳堂營銷的規范化、流程化,確保不錯失任何前往廳堂辦理業務的客戶。
強化數字化轉型,聚力助推精準營銷。該行根據客戶的產品標簽、交易特征、個人信息等分析客戶特點,挖掘客戶需求,精準畫像客戶群體,梳理出名單制客戶清單。每月下旬對手機銀行存量客戶匹配產品標簽,標簽主要內容為“是否是貸記卡、貸款、社保卡、代發等產品客戶;是否近期有消費記錄但本年1次未登錄貸記卡客戶;是否屬于該行對公企業內部員工;是否是該行收單商戶”等四個維度。支行根據此清單通過短信邀約、電話營銷等方式精準營銷電子銀行產品。
強化場景搭建,全力拓寬批量獲客渠道。該行積極開展跨界合作,加強與社保、駕校、學校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行業的異業合作,通過流量互換與疊加,拓寬線上線下獲客渠道,增強營銷宣傳規模效應,從而實現獲客、活客、留客。一方面,鞏固異業聯盟。如:與學校合作開展學費手機銀行自助繳費;與駕校合作開發E駕金項目、與商家合作在直播中實現該行貸記卡、社保卡支付滿減等。另一方面,加碼社保卡代發。與財政局、人社局合作將涉農代發資金變更為該行社保卡代發,加大社保機具投放力度,提升服務網點“硬實力”。新增8臺社保卡制卡機,均部署在鄉鎮網點,進一步填補農村網點社保卡服務空白,為鄉鎮群眾提供社保卡發放、掛失、換卡等基礎服務,擴充了服務范圍,提升了服務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