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征信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與征信有關的虛假宣傳和詐騙套路層出不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息主體缺乏征信知識和法律常識的弱點,混淆征信異議概念,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為名騙取財物,導致部分不明真相的信息主體“財”“信”兩失。
01
“征信修復”騙術的幾種套路
套路一、騙取個人敏感信息。
謊稱為辦理“征信修復”需要,要求信息主體提供身份證件、銀行卡號、聯系方式等個人敏感信息,然后通過泄露、買賣個人信息從中獲利,甚至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冒名網貸。
套路二、收取高額費用后失聯。
利用公眾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記錄的迫切心理,以“征信洗白、鏟單”或是“代理、咨詢”等名義發布廣告,教唆信息主體用“非惡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為由偽造材料進行投訴,從而收取高額費用,不良信息修改失敗后,通常不予退款或直接失聯。
套路三、征信培訓、加盟騙局。
以征信市場需求量大、有前(錢)景為理由,打著“征信”的名義開辦培訓、代理加盟等業務,實則為騙取培訓、代理加盟費用。
02
如何防范“征信修復”騙術?
一、正確看待信用報告和不良記錄
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個人有權每年2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建議您利用免費機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在了解自身信用狀況的同時,檢查是否存在別人冒用或盜用您的身份獲取貸款、信用卡的情況,是否存在錯誤信息等。
如果您認為個人信用報告存在錯誤、遺漏,可以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申請,要求更正。注:異議申請不收取任何費用!
二、養成良好信用習慣
量入為出,記清信用卡等還款日期,根據需求合理安排還款時間,按時足額還款,避免出現逾期影響個人征信的情況。同時,審慎為他人提供擔保,因為擔保意味著或有負債,會影響銀行對您的還款能力的評價。
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
務必妥善保管自身身份證件,切勿隨意透露身份信息,避免因身份信息管理不善而導致個人征信受損的情況發生。
|